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5月1日起全面实施。据此,从5月4日即“五一”节假日后首个工作日起,爱辉区法院的受理案件方式正式由过去的立案审查制变更为立案登记制。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及省、市法院会议精神,使全院干警认识到立案登记制改革和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引导干警消除畏难情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作为。
二是学习研究,领会内涵和要求。派出主管立案、行政的业务副院长、庭长积极参加最高院和上级法院组织的培训活动。并将培训内容及时传达负责立案、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等相关部门的干警,逐条研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和《新行政诉讼法》,并认真学习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全面领会、准确把握立案登记制改革和新行政诉讼法的精神实质。
三是改进工作,适应新形势要求。对照立案登记制和新行政诉讼法的要求,深入调研分析现实工作中软、硬件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改进。并对实行后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前研判、做好预案,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爱辉区法院立案登记工作方案》,细化立案流程,真正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杜绝推诿立案、拖延立案等情况发生。
四是积极宣传,丰富便民服务措施。把实行立案登记制与便民诉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立案窗口建设。在一楼立案大厅配备电子触摸屏,当事人可以通过触摸屏查询案件审理进展情况、各类诉讼须知和法院信息;制定各类案件起诉状、所需材料样本等诉讼指导材料,张贴上墙并向当事人免费发放;增强立案窗口接待、导诉人员力量,对立案需要的诉状、材料进行正确指导,减少立案时当事人遇到的困难,使立案过程更加顺畅便捷。
五是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缓解工作压力。立案登记制全面实行后,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必将大幅上升,使当前“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对此该院及早应对,在大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狠下功夫,积极依托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和仲裁机构、社区等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继续做好各乡镇“法律服务点”、积极开展诉前调解、速裁法庭的同时,加大诉调对接的力度,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分散、缓解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带来的案件量上升、工作量加大带来的压力,确保立案登记制改革和新行政诉讼法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