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北疆法韵·执行担当】跨省协调执行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8-20 17:18:08


    法者,治之端;文者,道之魂。黑河法院以文化为笔、以品格为墨,不断加强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充分展现全市法院在“忠诚、团结、理性、职业、良善、担当、务实、清廉、健康”十项品格建设中的生动实践。专栏以“北疆法韵”为基,铸就“一院一品”独特风景,通过典型案例、干警风采、文化故事等多元形式,呈现黑河法院人以更加丰盈的人物品格雕琢司法匠心,以法治文化精神守护北疆沃土的万家灯火。

    近日,爱辉区法院执行局历经数月跨省协调,成功化解一起涉内蒙古、黑龙江两地企业的合同纠纷案。执行干警跨越5000余公里,通过“活封活扣”“分期履行”等柔性执行举措,既为申请企业追回欠款,又保障被执行企业正常经营,以司法担当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心剂”。

    【基本案情】

    2023年10月,出卖人呼伦贝尔甲公司与买受人黑河乙公司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3555.56吨煤炭,总价款224万元。乙公司依约支付货款后,甲公司未按约定发货,亦未返还货款。经爱辉区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但甲公司因经营困难未能履约,乙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两地企业矛盾已趋尖锐。乙公司资金链濒临断裂,多次催款无果,若迟迟拿不到款项,会影响其正常经营;甲公司因经营困境,难以一次性履行。“若简单采取查封厂房、冻结账户等强制措施,可能导致两家企业‘双输’的结果。”爱辉区法院执行局在案情分析会上明确,必须探索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路径。为打破僵局,执行干警决定启动跨省协调机制。

    耐心疏导稳预期

    面对乙公司负责人“再不回款企业就撑不住了”的焦急诉求,执行法官详细解读“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护企政策,说明强制查封可能让对方彻底停摆,反而不利于款项追回,引导企业理性看待执行周期。

   实地调研谋良策

    初春时节,爱辉区法院执行干警驱车10多个小时奔赴内蒙古,实地查看甲公司生产车间,梳理订单台账、分析资金周转周期。“企业有订单、有设备,只要保障正常运转,欠款问题就有希望逐步解决。”干警们的真诚让抵触情绪渐消。

    动态调解促和解

    此后数月,干警们往返两地12次,电话沟通超百次。在乙公司催款应急时,连夜协调甲公司先行支付部分欠款;在甲公司接到新订单时,及时联系乙公司争取履行宽限期。2025年8月,在法院见证下,双方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分6期还清欠款,利息减免20%,该案至此结案。

    “原以为执行会‘一刀切’,没想到法院既帮我们讨回公道,又给了对方生路!”乙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此次跨省执行是爱辉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爱辉区法院针对涉企案件推出“经济影响评估机制”,通过“柔性执行+信用激励”组合拳,已帮助32家企业走出债务困境,执行到位金额超1.2亿元。

责任编辑:刘天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