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黑河市爱辉区法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设立“诉调仲一体化”工作站,通过“调解+仲裁+诉讼”有机衔接的多元解纷模式,为经营不善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破产纠纷化解服务,助力危困企业纾困重生,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多方共赢。
构建企业救治全周期服务体系。工作站聚焦破产纠纷化解痛点,系统构建四大核心职能,形成覆盖纠纷预防、企业评估、危机救治、低效出清的的全周期服务链条:
1柔性调解 非诉解纷降本消对抗整合法院、专业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等多方资源,为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调解服务。通过非诉方式柔性化解破产衍生纠纷,减少诉讼对抗性,降低企业解纷成本,提高债务清偿效率。
2精准诊断 分类识别企业救治价值组建由法官、会计师、评估师等人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对困境企业开展“体检式”综合评估,精准识别企业是否具备重整价值。对仍有市场前景的企业,量身制定预重整方案;对确无挽救价值的企业,推动快速市场出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前置救治 预重整衔接提升重生概率创新运用“庭外重组+司法重整”衔接机制,在正式破产程序启动前主动介入,组织债权人协商拟定债务重组方案,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为后续司法重整奠定基础。通过预重整制度,大幅缩短正式重整周期,提升企业重生概率。
4集中化解 高效处置衍生诉讼纠纷对破产程序中衍生的债权确认、合同纠纷等案件进行集中调解、快速仲裁或专业化审理,避免诉讼拖延,降低破产程序成本,提升破产案件整体审理效率。
“活封活扣”激活企业重生动能。以某制造企业破产案为例。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负债几十万元,涉及多名债权人。工作站介入后,迅速组织多轮调解,促成主要债权人与企业达成分期还款计划。同时创新采取“活封活扣”强制措施,仅查封企业部分闲置设备,保留核心生产设备正常使用,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维持企业正常经营。通过生产自救,企业不仅全额清偿债务,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成功脱离破产风险,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作为一项创新举措,企业救治全链条服务体系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调解成功率的提升,更有助于重整效率的优化,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司法成本。数据显示,自今年运行以来,工作站已成功调解破产衍生纠纷2件,调解成功率达20%,平均化解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10%;衍生诉讼案件同比减少10%,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10天,累计节约司法成本超10万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爱辉法院“诉调仲一体化”工作站以全链解纷的创新实践,为破产纠纷化解交出了高效、专业的司法答卷。未来,工作站将持续深化“调解优先、仲裁补充、诉讼保障”的解纷模式,通过完善专家库建设、加强部门联动、优化流程衔接等举措,推动建立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企业救治体系,切实发挥破产制度“救治病企、激活要素”的功能,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