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坚持“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立足审判职能,加强谋划部署,结合边境旅游实际,找准增强服务保障旅游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助力辖区旅游“冷资源”生成“热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构建旅游经济法律研究体系。与黑河旅游协会、黑河试车协会联合组建“冰雪经济研究基地”,开展冰雪经济法治实践研究活动;组织法院爱辉旅游法庭、罕达汽法庭、自贸区法庭三个法庭的骨干力量成立“冰雪经济审判合议庭”,专业化审理涉冰雪经济案件;与黑河学院所属文化旅游学院联合成立“冰雪经济法律研究智库”,强化对冰雪场馆、冰雪度假小镇、冰雪景观建设和冰雪景区运营等课题的理论研究。推动形成审判、理论、实践相辅相成、互融互通的“一基地三法庭一智库”冰雪经济研究体系,为强化冰雪经济司法保护提供法律研究体系支撑。
二是做实旅游司法服务便民利民。建立涉旅矛盾纠纷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提升涉旅矛盾纠纷办案质效。2024年在偏远的新生乡鄂伦春民俗景区、中俄民族风情园、锦河大峡谷景区增设3处“旅游巡回审判点”,使总数达到7处。利用“车载法庭”“假日法庭”开展旅游巡回审判,就地调解、就地立案、就地执行涉旅矛盾纠纷,有效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聚焦涉旅矛盾纠纷主体异地多、驻留短,景区分散、位置偏远等特点,召开“龙法和”云法庭进景区应用推广会,大力推广应用‘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目前已将“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铺设到全部11处景区和1处旅游服务中心,实现游客矛盾纠纷一“键”就到,“码”上就办。
三是织密旅游经济多元解纷网络。坚持“黑河旅游、司法随行”理念,积极与文旅、市场监管部门商定“点对点”非诉衔接机制,搭建“法官+行业调解组织+行业监管部门+景区+游客”网格化解纷格局,合力化解涉旅矛盾纠纷。共指导景区解决涉旅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70余次,无诉讼案件发生。积极推行涉旅矛盾纠纷“包联调处”工作机制,选派资深法官与景区负责人、联络人(调解员)建立包联对接关系,以数字化、常态化服务模式,为景区提供响应快速、指导专业的法律服务,目前已实现“一景区一法官”指导调解全覆盖。召开景区景点涉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座谈会,与9家重点景区负责人结合近一年来涉旅矛盾纠纷工作实际展开交流,着力共同打造平安、舒心的旅游环境。
四是布局重点节庆活动服务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基层调解员化解涉旅矛盾纠纷能力,做好“亚冬会”期间景区安全风险隐患、涉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司法服务保障工作,联合司法部门涉旅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同举办涉旅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调解员)培训班,通过以案释法深入剖析、总结全国各地涉旅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供操作指引,有效提升12处景区(旅游服务中心)调解员的旅游法律知识储备和依法办事、依法调解的业务能力。主动为“嘉年华冰雪季”“瑷珲上元节”“小乌斯力满族颁金节”“坤和达斡尔族库木勒节”“新生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民俗节日、重大活动提供聚集性安全、设施安全、装备使用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涉法风险提示,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法律提示10余次。